专家谈东京马拉松零死亡,小学生会心肺复苏

时间:2015-12-26

    近几年来,马拉松赛事在中国的发展迅猛,数量增多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令人心惊的,是马拉松以及长跑运动总是时不时地吞噬、剥夺着无辜的生命。在以人为本,珍重生命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的当下,中国田径协会与全国各个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均对赛事安全极为重视。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会上,中国田协邀请了日本东京马拉松赛事医疗负责人分享了医疗救护的经验。东京马拉松不仅因为其周到的服务声名在外,更重要的是其至今“零”死亡的纪录值得探究。

      受邀演讲的是来自日本国士馆大学救急系统研究科主任田中秀治先生,他在年会上介绍说:“日本全国每年有大约1400多个马拉松赛事。从1989年到2012年间,日本总共有154人在马拉松活动中心脏停止死亡。跟国际知名马拉松赛事相比较,伦敦马拉松是每8万人出现1人心脏停止,而日本马拉松比赛是每25万人中有7人心脏停止。(据统计,2014年在中国举办的51场马拉松赛事中,有约90万人参赛,4人猝死)具体到东京马拉松,至今出现过个别例心脏骤停的情况,但是经过及时救治,最终心脏恢复了跳动,所以至今仍然是还没有出现直接死亡案例。”

      田中表示:“即便是完全健康的人进行运动,也可能会出现心脏停搏的现象。所以如果是因为运动导致心脏骤停,在医学上就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运用心脏除颤仪进行电击。在这样的情形下,早发现,早救治是关键,每晚抢救1分钟,挽救的可能性下降7%至10%,一般晚10分钟的话,挽救成功率即接近于零。”

      随后田中秀治介绍了日本东京马拉松的现场救助体系。首先,东京马拉松组委会在马拉松行进路线旁边需要设立救助站。救助站前半程每5公里设立一个,后半程大约2到3公里设置一个,每个站点包括医生、护士以及消防人员。此外每隔3分钟左右的路程都会有2人一组的志愿者,携带心脏除颤仪,在路边待命。除此之外,马拉松行进路线上有18名医生在队伍人群中跟随跑步者们一起跑步,还会有穿红色救助服,骑自行车的移动救助人员携带心脏除颤仪随跑步队伍伴行。上述这些移动救助人员均会携带GPS定位系统,医疗总指挥部会对他们所在的位置进行实时掌握并决定指挥派遣救护车或医疗直升机前往。”

      田中说,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让救助者也呈现“流动”的状态。“如果医生坐在救助站里只等着事情发生的话,如果在两个救助站的中点出现问题,等医生跑2公里到事发地点,估计参赛者已经心脏停止猝死了。”田中秀治在交流中举了2009年日本著名喜剧明星松村邦洋的例子说:“松村在现场倒地后,心脏停止了7分钟。救护车抵达时,是在他倒地10分钟后,而这时他已经被移动救助人员利用除颤仪重新启动了心跳救活了,在送往医院进行了12天疗养后就恢复了健康。”

      “在马拉松比赛中,出现心脏停止,移动医疗人员、学习了救护知识的志愿者立刻对患者使用除颤仪后,挽救率可以达到89.4%,比起救护车前来救治更快。也就是说,移动人员,街边事先安排的工作人员在救护中的工作比待命的医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第一时间赶到地点的人,时间在这个时候就是生命。”田中说。

      此外,田中建议马拉松组委会要在赛前对健康问题进行重点宣传,做到每一个人都预知马拉松赛事的危险。田中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是,一名老年参赛者在马拉松中心脏停止并跌倒,他身边的一名小学5年级少年立即跑去向救助人员寻求帮助。最后这名老者心肺复苏成功,这就是事先宣传工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