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脚到底哪里先着地?

时间:2016-03-02

人脚的结构是“结构满足功能”最神奇完美的例证!一只脚有26 块骨骼、33 个关节、107 根韧带、19 块肌肉和38 根肌腱。构成双脚的52块骨骼占全身骨骼数量的25%。这个由众多骨骼、关节、韧带、肌肉和肌腱组成的复杂结构是整个人体的避震系统。在这里,我们就探究一下这个完美的结构在跑步中所起的作用。

在跑圈中,不但对什么是最好的跑步步法争论不休,就连对一些技术名称的定义都有争议;有时前脚掌着地和脚中部着地被混为一谈,有时它们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奥运会金牌教练尼克拉斯·罗曼诺夫博士在《跑步革命》一书中详细的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跑步姿势。

脚跟着地:关节承受冲击力

 

锁死的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

落地时冲击力可达体重的3倍

支撑时间最长

容易造成足部左右滚动

脚中部着地:膝关节过度紧张

运动训练跑步时,脚到底哪里先着地运动减肥

 

于体前落地产生刹车效应

由于杠杆效应使膝关节过度紧张

脚中部落地很难被精确重复

从脚的结构上看,根本不能以脚弓着地

前脚掌着地:关节所受冲击力最小

由于关节弯曲,冲击力得到分散

关节紧张度最小,承受的冲击力也最小

支撑时间最短

最大程度利用了机体的弹力效应

趴地:力学上根本做不到

体重在落地脚的后面

不能在脚部形成足够的动力驱动身体前进

缺乏重力的情况下肌肉不能发挥作用


罗曼诺夫博士认为,对跑者来说,前脚掌着地是唯一自然的着地方法。不管脚的什么部位着地,在身体前倾之前我们必须将身体重量转移到前脚掌上。那么,为什么要把直接由前脚掌落地这个能一步到位的动作通过脚跟过渡而产生延迟呢?我们可以把整个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画面,逐一讲解。

 


开始画面:在着地脚准备好与地面接触之前,使脚稍微内旋(通过旋转使脚的外缘接近地面,同时大脚趾轻轻向上抬升)。

中间画面:在脚接触地面后,在足弓的弹性系统被压缩的过程中,脚向外翻转,向大脚趾方向轻微外旋运动。(没错,轻微的外旋和内旋是自然着地的一部分。)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前脚掌在落地瞬间会和地面形成了一个自然夹角。

结束画面:脚弓的弹性系统回弹释放动能,身体重量由前脚掌过渡到大脚趾。

综合来看,以前脚掌着地可以吸收落地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它还使肌腱的弹性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减少着地的冲击力和能量消耗。而足跟着地不仅将人体这部分完美的运动结构弃之不用,而且使踝、膝、髋关节直接承受了跑步产生的冲击力,其结果就是导致超高的受伤率。